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探寻李白诗中陆机雄才难自守之续句

探寻李白诗中陆机雄才难自守之续句

2024-11-27 10:34:10

李白诗句“陆机雄才岂自保”的下句及其背后的故事

探寻李白诗中陆机雄才难自守之续句 1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浪漫主义情怀和豪放不羁的诗风,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行路难三首》是李白创作生涯中的一组重要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也深刻反映了其复杂矛盾的思想情感。这组诗的第三首中,“陆机雄才岂自保”一句尤为引人深思,而其下句“李斯税驾苦不早”,更是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探寻李白诗中陆机雄才难自守之续句 2

李白在《行路难三首》的第三首中写道:“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贤达之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与态度。

探寻李白诗中陆机雄才难自守之续句 3

“陆机雄才岂自保”一句,提到的陆机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才华横溢,却因卷入政治斗争而最终被杀戮。李白借此典故,感叹即便如陆机般拥有雄才大略之人,也无法保证自身的安全。紧接着的“李斯税驾苦不早”,则将笔触转向了秦朝的丞相李斯。李斯原本出身贫寒,后来凭借才华和机遇,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然而,当秦二世即位后,李斯因受赵高陷害而被判处腰斩。临刑前,李斯感叹自己未能及时退出政治舞台,悔恨不已。李白通过这一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在权力斗争中,即便是位极人臣,也难以逃脱悲惨的结局

探寻李白诗中陆机雄才难自守之续句 4

在这两句诗中,李白不仅回顾了陆机和李斯的命运,也借古喻今,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李白一生追求功名,渴望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名人一样,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然而,当他被唐玄宗召入京城,担任翰林供奉后,却并未得到重用,反而受到权臣的排挤和打压。最终,李白被迫离开京城,开始了他漂泊不定的晚年生活。这段经历让李白深刻体会到了仕途的艰难和人生的无常,也促使他更加珍视眼前的快乐和自由。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一句,则引出了另一个历史典故。张翰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曾任齐王司马冏的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而想起家乡的鲈鱼脍和莼菜羹,便辞官归乡。李白借此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张翰旷达人生态度的赞赏,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在他看来,人生短暂,与其在权势斗争中耗尽心力,不如像张翰一样,及时行乐,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一句,则直接点明了李白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珍惜当下,享受眼前的快乐和自由。至于身后的名声和地位,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必过于在意。这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不仅体现了李白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代诗仙的豁达和洒脱。

《行路难三首》作为李白的一组重要作品,不仅以其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人生哲理,成为了后人广为传诵的千古名篇。在这组诗中,李白通过回顾历史、反思现实、展望未来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选择。他既感叹于仕途的艰难和人生的无常,又珍视眼前的快乐和自由;既对历史上的贤达之人表示敬仰和惋惜,又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定位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这两句诗,作为《行路难三首》第三首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以其凝练的语言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李白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更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人生态度,引发了后世读者无尽的思考和共鸣。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也可以看到他在面对困境时,依然能够保持豁达和洒脱的乐观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李白在逆境中奋发向前,也激励着后世读者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总之,《行路难三首》及其中的“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这两句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更是李白作为一代诗仙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欣赏的经典之作;也以其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理解,为后世读者提供了无尽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