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元成本明月镜片,百元零售价背后的暴利流向何方?
明月镜片成本6元零售价上百,暴利到底让谁赚走了?
明月镜片,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类眼镜镜片生产商,其产品覆盖了眼镜镜片、镜片树脂原料、成镜、镜架等眼视光产品,并连续多年在大陆市场销售领先。然而,明月镜片因招股书披露的镜片成本及零售价格差异巨大,引发了社会对眼镜行业是否“暴利”的广泛讨论。一个镜片成本仅6元左右,但在市场上零售价却高达上百元,如此高额的利润究竟被谁赚走了?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明月镜片的镜片成本确实低廉。根据明月镜片招股书显示,2020年每片镜片的成本仅为6.77元,而成镜的单位成本为60.33元。这一低成本主要得益于明月镜片在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等方面的优势。然而,低成本并不意味着低售价。明月镜片的镜片在市场上零售价高达上百元,成镜的零售价更是远超成本价。这种成本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巨大差异,让明月镜片被冠以“暴利”之名。
那么,明月镜片的“暴利”究竟体现在哪里?从明月镜片的销售模式来看,其镜片主要通过直销和经销两种模式销售。在经销模式中,明月镜片将镜片销售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销售给零售商。在这个过程中,明月镜片镜片的毛利率高达50%以上。而经过经销商和零售商的加价后,在零售商环节,镜片的平均毛利率已超过80%,甚至部分电商自营和线下体验店的镜片产品毛利率超过了90%。
明月镜片对此解释称,公司与经销商、零售商毛利率存在差异主要系各自在产业链相对位置上的差异所致。公司处于产业链上游,具备原料、生产及核心技术等优势,能够获得成本及定价优势,综合盈利能力较强。而经销商属于贸易性环节,综合盈利能力较弱。零售商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产品溢价空间较大,因此毛利率较高。这一解释揭示了明月镜片与下游经销商、零售商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
然而,明月镜片的“暴利”并不仅仅体现在毛利率上。其产品在市场上的零售价也远高于成本价。以明月镜片电商自营镜片产品为例,2020年其单价为175.43元/片,而单位成本仅为14.56元/片,毛利率为91.7%。线下体验店销售的镜片单价为101.16元/片,单位成本为9.96元/片,毛利率为90.16%。这种高昂的零售价与低廉的成本之间的巨大差异,正是明月镜片被质疑“暴利”的主要原因。
那么,零售商为何能够以如此高的价格销售明月镜片的产品?这主要得益于眼镜行业的特殊性。眼镜行业属于消费属性较强的行业,需要有更多的消费者来使用和购买公司的产品才能产生营收。因此,公司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在销售环节,如市场推广、物流等费用上。明月镜片也不例外。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明月镜片在营销方面投入巨大。从2017年至2020年,明月镜片的销售费用分别为4928万元、7682万元、1.04亿元与1.13亿元,四年时间涨了近三倍。其中,2019年度公司的净利润仅为0.81亿元,销售费用超过了公司净利润。
明月镜片邀请了著名演员陈道明代言,赞助中国登山队,并在《最强大脑》《非诚勿扰》等节目中投放广告,持续加大广告营销和业务宣传力度。这些营销活动虽然提升了明月镜片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但也增加了公司的销售费用,压缩了净利润空间。因此,虽然明月镜片的毛利率高达90%以上,但净利率却在10%左右。营销投入“吞掉”了相当一部分利润,导致低成本、高报价、低净利的困境。
此外,零售商的高价销售还与眼镜行业的零售环节特点有关。零售商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具有较大的产品溢价空间。同时,零售商不具有生产设备等重资产投入,成本中没有制造性支出,主要为采购镜片的成本。因此,零售商的收入规模会远高于成本。但零售商往往地处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店面租金、人员成本等期间费用会高于经销商和生产商,这些费用最终也会体现在产品的售价上。
然而,明月镜片的“暴利”并非完全由零售商赚走。事实上,明月镜片在提升产品价格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镜片行业的领先企业,明月镜片提升产品价格具有重要意义。公司率先退出行业价格战,引领镜片行业价值回归,将企业内部资源聚焦在更有市场发展前景、更具有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化竞争产品方面。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也为差异化竞争产品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
明月镜片的产品提价行为不仅带动了产业链下游批发端和零售端相应调整了对下游的出货价格,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增收增利,还促进了镜片行业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然而,产品提价也带来了销量的变化。以明月镜片的1.56系列自有品牌常规片为例,该系列产品属于其主要镜片折射率系列中毛利率最低的系列。明月镜片主动提价放弃部分效益较差的业务,旨在聚焦企业内部资源转向更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功能片产品系列。虽然该系列产品单价大幅上涨,但销量却大幅下滑。
相比之下,明月镜片的“明星产品”1.71系列自有品牌产品则出现了量价齐升的现象。该系列产品顺应了行业“更轻、更薄、更清晰”的发展趋势,在性能上优于1.67系列,可以起到替代作用;相较于1.74系列,该系列产品更具性价比优势,同样可以起到替代作用。因此,该系列产品在最近两年出现了量价齐升的现象,为明月镜片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和利润。
综上所述,明月镜片的“暴利”并非完全由某一环节赚走,而是由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共同分享。明月镜片作为上游生产商,具备原料、生产及核心技术等优势,能够获得成本及定价优势;经销商作为贸易性环节,虽然综合盈利能力较弱,但也在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零售商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具有较大的产品溢价空间,但同时也需要承担高昂的店面租金、人员成本等期间费用。此外,明月镜片的产品提价行为以及营销策略也对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在看待明月镜片的“暴利”问题时,需要全面考虑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情况以及各个环节的特点和作用。同时,也需要关注明月镜片在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以及这些努力对消费者和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
揭秘:机关食堂天价肉背后的采购谜团,是否乱象丛生?资讯攻略01-05
-
辛选所售月饼利润惊人,超100%利润率引发暴利质疑!资讯攻略01-12
-
东南陆风X5的售价是多少?资讯攻略11-30
-
如何获取股票资金流向信息?资讯攻略11-29
-
DNF控偶师五级:打造哪款人偶最暴利?资讯攻略03-04
-
揭秘:玛特迪夫究竟是何方神圣?资讯攻略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