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2021年315曝光的问题食品大盘点

2021年315曝光的问题食品大盘点

2025-01-05 12:15:03

2021年315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多维度解析

2021年315曝光的问题食品大盘点 1

每年的315晚会都是一次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聚焦,而食品安全问题无疑是其中的重头戏。2021年的315晚会,再次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从知名餐饮品牌的卫生问题到农副产品的非法添加,再到预制菜的原料质疑,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亟待社会各方共同解决。

2021年315曝光的问题食品大盘点 2

一、知名餐饮品牌的卫生乱象

2021年315曝光的问题食品大盘点 3

2021年,多家知名餐饮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被相继曝光,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蜜雪冰城被曝篡改食品日期,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和茶汤;华莱士炸鸡店则被指存在工作人员未戴口罩手套制作食物、鸡块掉地捡起继续炸等卫生问题;杨国福麻辣烫更是被揭露食材被老鼠咬过后仍继续使用,厨房抹布既洗菜又洗鞋等触目惊心的乱象。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品牌形象,更严重的是威胁到了消费者的健康

2021年315曝光的问题食品大盘点 4

奈雪的茶也未能幸免,其北京多家门店被曝存在食品加工环境脏乱、原材料变质等问题。大润发超市则因销售隔夜发臭的猪肉被罚款,这些猪肉被店员冲洗去味后再上柜台,甚至用于制作肉馅或香肠,令人作呕。胖哥俩肉蟹煲同样令人失望,其北京两家门店被曝使用过期食材和隔夜死蟹,严重违背了餐饮业的卫生标准和道德底线。

这些事件反映出餐饮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严重漏洞,一方面是企业缺乏检测能力和规范意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置消费者健康于不顾。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觉醒,加上自媒体时代的快速传播,使得这些不规范行为得以迅速曝光,但也加剧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二、农副产品的非法添加与滥用

除了餐饮企业的卫生问题,农副产品的非法添加和滥用也是2021年食品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瘦肉精的死灰复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河北沧州青县作为重要的养羊基地,其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大肆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瘦肉精,问题羊肉流向全国多地。瘦肉精的非法添加不仅危害人体健康,也严重破坏了养殖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此外,保定市蠡县的山药加工厂也被曝出使用次氯酸钠水溶液对山药进行漂白,以提高卖相和售价。次氯酸钠并非食品添加剂或生产助剂,其使用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虽然残留量较少且毒性相对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在柑橘种植领域,为了防止腐烂和延长保存期,果商们通常会使用抑菌农药进行浸泡或喷洒。然而,在广西南宁武鸣区,一些果商擅自提高农药稀释浓度,并忽视泡药后的安全间隔期,导致柑橘表面农药残留超标,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这些事件暴露出农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非法添加和滥用问题依然严峻。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生产者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是保障农副产品安全的关键。

三、预制菜行业的原料质疑

预制菜作为近年来兴起的餐饮新业态,以其便捷、快速的特点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2021年315晚会曝光的预制菜原料问题,却让消费者对其安全性产生了质疑。安徽阜阳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被曝使用带有淋巴结、甲状腺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这些劣质原料不仅口感差,更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据了解,“槽头肉”因为含有大量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属于猪肉中必须进行严格“整修”的部分。然而,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却选择了这种劣质原料。正常用来制作梅菜扣肉的五花肉批发价格在每斤12元左右,而未经严格处理的劣质“槽头肉”批发价每斤仅3元左右。这种价格差异使得一些企业铤而走险,使用劣质原料制作预制菜。

被曝光的企业中,有的曾因修改生产日期、乱标生产日期等被处罚过,甚至有的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都不会吃这类预制菜。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发展。

预制菜行业的原料问题反映了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监管漏洞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加强行业标准和监管力度,提高生产企业的自律意识和质量水平,是保障预制菜安全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监管与提升意识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加强监管和提升意识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滥用农药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餐饮企业的日常检查和飞行检查,确保其卫生条件和操作规范符合标准。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在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避免购买过期或不合格产品。同时,在就餐时选择信誉良好的餐饮企业,注意观察其卫生状况和操作规范。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媒体和社会各界也应发挥监督作用,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曝光和批评,推动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强整改和改进。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构建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综上所述,2021年的315晚会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面对餐饮企业的卫生乱象、农副产品的非法添加与滥用以及预制菜行业的原料质疑等问题,我们需要从加强监管、提升意识、完善法律等多方面入手,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舒心。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