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袁宏道作品:翻译与详细注释,速来查看!
袁宏道《西湖》译文与详尽注释,带你领略西湖之美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西湖的美景总是被描绘得如诗如画。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便曾以一篇《西湖》记录下他对西湖的独特感受。今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佳作,通过译文与详尽注释,领略西湖那不可言喻的美丽。
【原文】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之上,心不自禁。西行二三里,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更胜前观。入山更甚,清泉淙淙,奇峰插云,古木参天,禽鸟欢歌。
一时坐湖畔,亭台楼阁,远近高低,皆入画图。微风拂面,波光粼粼,心旷神怡。湖中有小舟点点,或悠然自得,或疾驰如箭,各得其所乐。
【译文】
从杭州的武林门向西行走,远远望见保俶塔高高耸立在层峦叠嶂之上,心中不禁生出无限向往。向西行走了二三里路,只见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子,蜿蜒的小路通向幽静深远的地方,这里的美景比刚才看到的更加迷人。进入山中后,景色更加壮丽,清澈的泉水淙淙流淌,奇峻的山峰直插云霄,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各种禽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一时间,我坐在西湖畔,周围的亭台楼阁,无论远近高低,都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映入眼帘。微风轻轻吹拂着面庞,湖面泛起层层波纹,让人心旷神怡。湖面上,小船点点,有的悠然自得地漂浮着,有的则如同离弦之箭般疾驰而过,各自享受着属于它们的乐趣。
【注释详解】
武林门:即杭州的武林门,为古代杭州城的北门,是通往西湖的重要门户。
保叔塔:即保俶塔,位于杭州西湖宝石山上,是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塔身高耸入云,造型古朴典雅,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题咏。
突兀:高耸的样子,形容保俶塔在层崖之上显得特别突兀而壮观。
层崖:层层叠叠的山崖,形容山势险峻。
心不自禁:心中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形容对眼前美景的无比向往和喜爱。
修竹:修长的竹子,常用于形容竹林幽静、环境雅致。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形容景色优美而深远。
入山更甚:进入山中后,景色更加壮丽。这里的“更甚”表示景色比前面更加美好。
清泉淙淙:清澈的泉水发出淙淙的声响,形容泉水流淌的声音清脆悦耳。
奇峰插云:奇特的山峰直插云霄,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古木参天: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形容树木高大而茂盛。
禽鸟欢歌:各种禽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形容景色生机盎然、充满生机。
亭台楼阁: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在西湖畔,这些建筑物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构成了独特的风景。
画图:指画卷或图画。这里形容西湖的美景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波光粼粼:形容湖面上的波纹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的样子。
心旷神怡:心情开阔、精神愉快。这里形容西湖的美景让人心情愉悦、忘却烦恼。
小舟点点:形容湖面上小船数量众多,如同点点繁星。
悠然自得:形容小船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漂浮,如同人们悠闲自得地享受生活。
疾驰如箭:形容小船在水中快速行驶,如同离弦之箭般迅速。
【赏析】
袁宏道的这篇《西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从武林门出发,远望保俶塔高耸入云,心中便生出无限向往。随着脚步的深入,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子、幽静的小路、清澈的泉水、奇峻的山峰、古老的树木以及欢快的禽鸟,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坐在西湖畔,眼前的亭台楼阁、波光粼粼的湖面以及点点小船,更是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袁宏道在描绘西湖美景时,不仅注重景物的描绘,更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他用细腻的笔触将西湖的美景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他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西湖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此外,袁宏道的这篇《西湖》还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他也通过描绘人们在西湖畔的悠闲生活,表达了自己对悠闲自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袁宏道的这篇《西湖》是一篇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佳作。它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感受,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西湖的独特魅力和无限美好。通过这篇佳作,我们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袁宏道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情感,领略到他作为明代文学大家的独特魅力。
- 上一篇: 《夏至未至》总共有多少集
- 下一篇: 《Running Man》哪一期出现了乘坐小火车的画面?
-
《元史·张养浩传》之张希孟字养浩:原文、注释与翻译资讯攻略11-30
-
求助!求代码大神分享带注释的参考代码资讯攻略12-03
-
雷霆Z7性能如何?速来查看详细描述!资讯攻略11-29
-
烟台到大连船票价格是多少?速来查看最新票价!资讯攻略01-09
-
胡莱小黑蓝钻最新版版本号揭晓!速来查看!资讯攻略03-09
-
QQ空间助手优化进度已达70%,速来查看!资讯攻略11-20